铅山县河口镇,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信江与铅山河交汇处,是万里茶道中“河红茶”加工及贸易重镇。河口镇古称沙湾市,明初改称河口,为铅山县辖镇及县府驻地。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茶叶成为河口镇重要的商品。福建、江浙一带的茶商都将毛茶运输到河口镇加工成河红茶进行贸易,河口镇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成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河口镇通过信江把闽江水系、瓯江水系、钱江水系与鄱阳湖、长江进行贯通,成为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四省的交通枢纽。
位于武夷山区重要节点城镇河口镇,素有“九弄十三街”的说法,临信江东西走向,由东端的 一堡街、二堡街、棋盘街、三堡街和西端的半边街组成,是万里茶道中有水路交通要冲地位的商业重镇,在河红茶的加工及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口镇明清古街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商贸、服务类遗存。
河口镇明清古街现有主要遗存为一堡街、二堡街、三堡街等石板街及相连的巷道、沿街巷分布的各类公共建筑、商铺建筑、民居建筑,以及惠济渠及古桥、码头等。
在二堡尾三堡头之间的棋盘街,街面更为宽广。从一堡到三堡两侧店屋尚存 300 多家。路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砌而成,街石上布满花车(用来装运货物的一种独轮车)车辙。街道两边尚存店铺多数为砖木结构,连续多进,有的进深达数十米。
临街一进是门市铺面, 也有的兼做手工作坊,二进以后一般布置居室、库房(栈房)和作坊。铺面宽 1 至 3 间不等,大多装有板门,营业时卸下成敞式店堂。古街北侧即背向信江的房屋,多建在地形甚陡的地方,依自然地形作为房基,或凭空挑出,或以石质或木质柱子撑起,高筑临水楼台,建成“吊脚楼”。 河口镇旧时有纸号、茶行、银楼等店、厂共有千余家,现存店铺有金利和药店、老同升银楼、德昌纸号等,老街上另有会馆、祠庙 6 处。 现今有些店屋的铺面额坊上老字号的印记清晰可辨。
铅山河红茶
古街上,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飘散四溢的茶香。制茶是铅山的传统产业。明代《铅山乡土志》记载,“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
河红茶产地主要在武夷山北麓黄岗山方圆百余里范围内,所产红茶金毫披露,条索紧实,色泽乌润,汤色红浓,滋味醇厚。时至近代,本地所产茶叶、外地运至的茶叶,都在河口加工或转销,统称“河红茶”。
品一杯河口红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段辉煌岁月的温度。
“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口镇明清古街如同万里茶道上的璀璨星辰,虽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
经过保护与修复,这条古街不仅保存了其历史风貌,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各类文化活动、手工艺展示、传统美食体验……让这里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游客们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文章来源: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