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特征
多伦山西会馆是万里茶道外销路段的商贸类遗存,位于张库(张家口-库伦)大道的重要节点多伦。会馆见证了旅蒙晋商的茶叶贸易活动,以及与茶路商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关帝信仰的传播,2006年5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事实性信息
多伦山西会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南部的多伦县旧城西南部。清代的多伦淖尔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为便于山西籍旅蒙商人经济贸易活动,于乾隆十年(1745)由实力雄厚的山西籍旅蒙商集资兴建。被称为“塞外商埠”,是当时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外省会馆,是当时在多伦经商的山西旅蒙商结社、集会、议事和艺人娱乐的重要场所。
山西会馆山门的正南约100米外有一高大牌楼,东西两侧街上各有一些稍小的小脾楼,牌楼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大门两侧廊檐下由五尺高的木栅栏围住两块丈高石碑,上面刻满方寸楷书文字阐明建馆宗旨,时间和出资人。
一进院落为山门和下宿,山门13间,下宿5间。二进院为戏楼和5间过殿,前台由两根大红明柱支撑;三进院落为议事厅,正方形的院落,内有会议厅5间,小戏台一座,画像殿6间,是山西各大商号议事的场所,四进院落为关帝庙,正殿5间、耳房2间、东西配殿6间、小戏台一座。正殿供有关羽、关平、周仓塑像,殿内梁柱彩绘均为清代所绘。东配殿墙壁绘有关羽生平故事。晋商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都是远途贩运活动,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和商场上的云谲波诡,出于平安、求财、避凶的各种需要,希望得到关公神灵的庇护,故祭拜关公。
多伦山西会馆远景
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康熙帝征讨葛尔丹行经蒙古草原时,允许各部、各旗沿途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由理藩院另设一营,商人在营中贸易。清朝军队每营派一名官员,专司贸易之事。随军贸易的商人,从蒙古各旗收购和从内地贩运物品,以供应军需为主。后来,随军贸易渐渐扩大到了清朝驻蒙古地区的驻军中。他们除了给部队包办粮草、贩运马匹和供应一些其他物品外,还和当地王公贵族、牧民进行贸易,这就是旅蒙商的前身。
山西会馆牌楼和长廊
多伦会盟后,清政府对多伦旅蒙商十分重视,并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草原贸易利润丰厚,直隶、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尤其随着汇宗寺、善因寺两座喇嘛教寺院的兴建而日益昌盛,多伦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座典型的旅蒙商城、蒙古地区贸易都会。旅蒙商人把内地大量的绫罗绸缎、铁木瓷器、药材香料、日用百货、茶叶烟草等运到多伦,销往内、外蒙古各旗,又将草原上的绒毛、皮张、盐碱土特产等汇集多伦,然后销往中国各地。旅蒙商事业如日中天,多伦城人口最多时达18万,注册商号4000余家。在当时,有所谓十大粮商、八大银号、五大烧锅、两大当铺之说。随着贸易越做越大,相同地区实力较强的商人先后在多伦商业城建起了自己的聚会场所,也就是后来的会馆。
商务议事厅
商务议事区平时并不开放,只有重要商业议事活动才可使用。议事厅内所举行的最重要的会议就是正月十五的议事日。这一天所预示的就是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将要开始,多伦的一千多户山西商号的负责人都要到会馆参加会议,以几十名会董为中心,在议事厅总结过去一年山西各商号的经营状况,决定新一年山西商号的经营策略等。赏罚分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经营出色的商号要给予奖励,经营不好或违规商号要罚戏若干场,这样,会馆一年内请戏班子的费用自然就有了着落。这一招着实不错,不仅起到了惩罚的作用,而且宣传了山西商人。会议最终形成决议,然后向在外院听戏的其它众多家商号宣读议事结果,新的一年商业活动也就正式开始了。
会馆戏楼
角科斗拱
戏楼为会馆的中心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着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前面大横梁上悬挂两面明镜,在台下找准位置观看,可映出数里外的善因寺。整体上看,大戏楼结构精巧,气势雄伟。据考古学家介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形成的,在中国仅有两座。会馆的娱乐区就以这座大戏楼为中心。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到农历六月十五多伦庙会期间,会馆内的演出活动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由会唱戏的商人在台上唱坐腔戏(不化妆,坐着唱)。自娱自乐,天气好时,连唱数日。所唱剧种主要是山西邦子。
关羽塑像
正殿中间位置供奉着关羽的塑像,东侧是怀抱宝剑,手掌印信的关平,西侧是手扶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关帝庙正殿内的雕梁画栋,已历经200多年风雨,但颜色依然鲜艳,在内蒙地区属于保存比较好的彩绘,具有很高科学研究价值。关帝庙东配殿内的墙壁故事画,也是会馆内的一绝,整个墙壁所描绘的是三国里的重要故事片段,以关羽一生的业绩为主线,桃园结义、夜观春秋、大破黄巾、应有尽有。每一幅画的注角上都标有商号赞助的银两数目,钱多画面大,钱少画面小,既体现了关羽的忠义诚信,又透露出了商人斤斤计较的心境。每个月的初一、初五、十五是山西商人进香的日子,这三天里,关帝庙里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山西会馆是山西旅蒙商在多伦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睹物思人,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山西商人在多伦的情况。中央电视台曾热播的电视剧《龙票》和《乔家大院》中,山西商人的精明与胆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靠这种精明,从乾隆后期到清末,山西商人一直是多伦商业城的最主要的经营队伍,他们靠着诚实勤奋的精神,用牛车、骆驼将内地的大量日用百货运到蒙古草原的各个角落,又将草原上的牲畜皮张运回多伦,再销往关内各省,他们所有的商号数量仅占多伦商号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所拥有的资产却占整个多伦的一半以上,是当时多伦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关帝庙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