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南平,也是“万里茶道”起点城市,是福建对外交流与贸易的主要渠道。300多年前,一条纵贯中蒙俄三国的茶香之路从这里开始延伸,架起了商品贸易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一个因茶而兴的村落 ——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梅岭梅溪,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自清初开始,就有晋商来此贩茶,后来下梅村发展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地,象征着晋商万里茶道贸易的起点。这也反映了下梅村在武夷山茶叶贸易中心的历史地位。
走近村口,可见“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石碑,意蕴悠长。
如今的下梅古村两岸仍然保留着30多座清代古民居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而闻名,形成了下梅民居独特的风格。所有这些都见证了过去的繁华景象。
青山添绿,茶园飘香——武夷山古茶园
武夷古茶园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种植、加工类遗存,位于武夷山区重要节点城市崇安(今武夷山市)。武夷古茶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境内,是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和红茶的集中产地。
武夷山产茶区位于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地质特征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形多悬崖绝壁。茶农们巧妙地利用岩凹、石隙和石缝,沿着边缘砌筑石岸来种植茶叶。根据生长条件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阳光的照射对形成岩茶的特殊品质至关重要,但要避免直射。古茶园几乎都位于幽静的山谷之中,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特别是土壤属于酸性岩石风化后形成的,这种土壤可以孕育出独特的岩茶韵味。
武夷山中隐,九曲棹歌寻仙茶——武夷天游九曲茶事题刻
武夷天游九曲溪茶事题刻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纪念性关联类遗存,位于武夷山区重要节点城市崇安(今武夷山市)。碑刻上记录了武夷山茶叶的生产、贸易、税收以及贡茶等方面的历史情况。
武夷天游九茶事题刻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古茶园以南,这里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历代众多文人学者前来游览和创作,成为与万里茶道武夷岩茶相关的茶事记录的生产集散地。
主要遗存包括建宁府衙门题刻、按察使司题刻、杨琳题刻、孔兴琏题刻、林翰题刻、清采办贡茶茶价禁碑共六处。
南平市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传统。近年来,南平市政府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通过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南平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南平市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