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遗产点介绍

(1)价值特征

江汉关大楼是万里茶道集散路段的商贸管理设施遗存,位于茶路重要节点城市汉口,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证了万里茶道贸易在汉口繁荣及衰落的历史进程,其建筑形象和构造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交流。

1623133013542656.jpg图一 江汉关立面


(2)事实性信息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东临长江,是万里茶道最大贸易集散地汉口的海关办事机构。汉口海关最早设于汉口开埠后的1862年,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由英国建筑师辛普生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江汉关大楼镇守于原租界区之南端,可北视整个租界区及其所临江面,南望汉水入江口,扼三镇两江航道之咽喉。其选址及布局充分考虑了汉口城市布局、茶道贸易需求、江面景观效果、洪水水位威胁,成为汉口标志性建筑。

1623133106948895.jpg图二 1911年武汉三镇鸟瞰图


江汉关大楼为一座欧洲文艺复兴式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汉口较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之一。整体坐南面北,依建筑中轴线对称布局,由主楼及顶部钟楼组成,均为四层,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359平方米,总高45.85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为汉口当时最高建筑。

江汉关主楼共4层,总面阔37.5米,总进深37.4米。底层和二层近方形,一层和三层为“凹”字形。其中底层为金库和报关人员休息室、报关箱房、化学检验室、缉私物品仓库等;一层为工作人员办公室;二层为税务司办公室及秘书、巡江事务等办公室;三层为高级官员居室。

3_Jc.jpg

图二 江汉关平面、立面图


4_Jc.jpg

图三 江汉关鸟瞰图


主楼之上的钟楼底三层为正方形,顶层为八边形,其中:底层为大钟摆陀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大钟组成的音响室。钟楼内设钢梯,拾级而上,可直达顶层。

大楼建筑立面采用三段式构图,建筑正面居中高高立起的钟楼,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轴线。一层以下为台基,一至三层为主体部分,外墙由麻石砌筑,东、西、北三面均有柱廊,采用科林斯柱式,北面入口的8根石柱直径1.5米,庄重雄伟。屋檐面贴麻石,层层收分,檐上女墙正面居中为“江汉关”三字石刻匾额。其室内装修除一层门厅和二三层顶棚为方形凿井和圆弧线脚外并无装饰线条。

主楼之上的钟楼建筑立面四面基本相同,底三层为三段式构图,从上至下依次安置钟盘、窗扇,顶层砌八角形坡顶嘹望亭,可俯瞰汉口港全景。钟楼内的大钟与大楼同时建成,以其报时钟声和四面巨大钟盘统一各船舶自备时钟误差,以便按天数计算船舶吨税。

5_Jc.jpg

图四 江汉关立面图


分享至:
资源介绍
江汉关大楼 2021-06-08
遗产保护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2410号

回顶部